gengxin 2025-11-08 13:30:26 0
每年7月,上海会根据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调整社保缴费基数。2026年7月起,落户所要求的社保基数很可能将有所上调。根据2025年公布的社平工资12307元,新基数预计会以此为基准执行,涨幅控制在10%以内。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虽然2025年落户社保基数维持在11396元未作调整,但这一稳定状态主要受当时经济环境影响,旨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进入2026年,随着社平工资数据更新,基数调整已基本确定。

如果你正在规划落户,建议提前核对当前社保缴纳水平是否接近或达到预期标准。比如,1倍基数约为12307元/月,1.3倍约16000元/月,2倍则接近24614元/月。不同落户路径对基数倍数有明确要求,提前匹配有助于顺利推进申请。
不过,调整薪资并非唯一路径。对于已就业者,若当前收入暂未达标,可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综合判断:是通过内部调薪逐步达标,还是在合适时机寻求更高薪酬岗位。但需注意,频繁跳槽、短期内多次更换工作单位,可能影响落户审核对工作稳定性的判断。
无论选择哪条路径,以下几点务必重视:
社保与个税必须由同一单位连续缴纳,且金额合理对应。仅有社保无个税、或两地同时缴纳、或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参保的月份,均不计入有效累计时间。此外,补缴、断缴记录也可能导致相关月份被剔除,影响年限计算。
对于走居转户路径的朋友,居住证、社保、个税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尤为关键。即使已满7年,若中间存在长期按最低基数缴纳、或社保个税不匹配等情况,仍可能被要求延后申报。
职称方面,中级或高级职称必须与现岗位内容相关,并由单位正式聘任。外地取得的职称需完成上海市复核程序后方可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仅持有高级职称但无对应岗位聘任和匹配的社保水平,也无法直接申请落户。
留学生朋友需特别注意回国时间窗口——从毕业证签发日起算,须在2年内来沪工作并开始缴纳社保。就读期间切勿在国内缴纳社保或个税,否则将影响“首次就业”认定。同时,劳动合同需签订2年以上,且提交申请时剩余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
单位资质同样是决定性因素。无论是人才引进、应届生落户还是留学生通道,申请单位都需在上海注册、依法纳税、信誉良好,并具备相应落户资质。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等用工形式通常不符合要求。
目前主流落户路径包括:
居转户方向: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且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1.3倍(需配合中级职称),或最近3年达2倍;在临港新片区或张江科学城工作的,可适用5年1倍或1.3倍等差异化政策。
人才引进方向:本科及以上学历,在重点机构工作,本科需2年2倍社保,硕士1年2倍,博士或高级职称可直接申请(需匹配岗位与社保水平)。
留学生落户方向:毕业院校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名单内(如Top50可直接落户,Top51–100需工作6个月,Top101–500需6个月1倍社保,500名以外需1年1.5倍社保)。
说到底,上海落户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哪条路最适合你”的问题。很多人卡在社保基数差一点、单位资质模糊、回国时间临界、档案材料不全这些细节上,看似只差一步,实则路径选择稍有偏差,就可能多花一两年时间。凡图咨询多年专注上海落户全路径政策服务,熟悉各条线审核逻辑和材料要点,能帮你把个人背景与最新政策精准“对上号”,免费做一次初步适配分析,判断你当前是否具备申请基础、适合哪类通道、哪些环节需提前准备。
不确定自己适合留学生落户、人才引进还是居转户?欢迎联系凡图咨询专业顾问,免费获取你在上海落户政策下的适用路径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