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xin 2025-11-01 15:40:08 0
对很多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来说,通过持有居住证满一定年限后申请转为常住户口,是实现落户的重要路径。2026年,上海居转户政策继续沿用现行框架,不同区域和人才类型对应不同的年限与社保要求。如果你正在规划落户,不妨先理清自己适用哪一类路径。
比如,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人才,如果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及申报当月的社保缴费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1倍,就可以不受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限制。这意味着在临港,1倍基数就能满足部分落户条件,而在其他区域,通常需要2倍基数才能跳过职称要求。

同样享受年限缩短政策的还有张江科学城。在这里工作满一定年限,居住证持有时间可从7年缩短为5年甚至3年。不过需要注意,张江科学城不适用临港的1倍社保政策,仍需满足相应的基数或职称条件。
崇明生态岛也有专项支持:在生态农业、文体旅游、康养医疗等重点产业用人单位工作,并承诺落户后继续在崇明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经推荐后,“居转户”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5年。
另一个重要调整是,原本要求“最后连续36个月”社保基数达2倍的通道,现已放宽为“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达标即可。这一变化对曾因短期中断而需重新累计的申请人更为友好。
此外,持有中级职称或国家二级职业资格(技师)的申请人,现需“达到一定的市场化评价标准”。虽然官方尚未细化具体指标,但结合审核实践,这通常意味着社保缴费基数需达到一定水平,比如1.3倍或更高。
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基础条件仍需满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规定年限(通常为7年)、持证期间连续缴纳本市社保和个税、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严重违法犯罪记录等。
在材料准备和流程执行中,细节同样关键。居住证不能断签,否则断档时间不计入有效年限;社保、个税、劳动合同的缴纳主体必须一致;外省取得的职称需经上海复核;落户审核期间尽量避免离职,以免影响连续性;通过职称路径申请的,还需提供单位正式聘任文件。
整个申请流程包括网上申报、预审、现场提交、四步审核(初审、复核、审核、审查与决定)、公示及户口迁移等环节。每一步都需确保信息真实、材料齐全,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退回或延误。
说实话,居转户不是简单“熬够年限”就行。很多人以为社保断缴一两个月没关系,或者基数偶尔低于要求也能通融,结果材料被退回,年限可能重新计算。还有人评了职称却没被单位聘任,到申请时才发现不符合条件。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直接决定能否顺利进入审核流程。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情况——比如居住证快满7年但中间断过社保、基数多年在1倍左右、职称刚拿到但单位还没聘、不确定自己单位是否属于重点机构——建议先做一次系统梳理。凡图咨询多年专注上海居转户政策细节,熟悉各区政策差异与审核逻辑,可基于你的居住证起始时间、历年社保记录、单位性质和职称状态,免费提供初步适配分析,帮你判断当前是否满足申请条件,或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点。
不确定自己的社保是否满足“最近4年累计36个月1.3倍或2倍”的要求?欢迎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