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xin 2025-11-01 12:10:13 0
没有上海户籍,有人频繁跳槽;没有上海户籍,有人结婚多年才敢要孩子;没有上海户籍,有人不断考证、评职称……这些经历,是许多正在申请上海居转户人士的真实写照。
居转户(指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且满足社保、职称等条件后申请转为本市常住户口)的核心门槛之一,是连续持有居住证满7年,并在此期间保持社保连续缴纳。这意味着,从首次办理居住证起,中间不能中断,否则可能影响整个年限计算。
![[分享]上海“居转户”首批29人幕后故事 过程不乏曲折](http://uploadfile.91luohu.com/202510/6f4d79bc8f97b9.jpg)
在实际申请中,不少人发现,仅满足7年居住证还不够。政策对社保缴费基数、职称聘任状态、单位性质等也有明确要求。例如,常规路径需“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缴费基数达到1.3倍”(指达到上年度上海市社会平均工资的1.3倍);若在重点机构(指经上海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产业企业、科研事业单位等)工作,则可能适用“5年2倍基数”的缩短年限路径。
职称方面,不仅需要取得中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还必须由用人单位正式聘任。不少申请人虽已评上职称,但因单位未完成聘任程序,导致材料不符合要求。此外,“无违反计划生育”(指申请人及配偶在政策适用期间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无犯罪记录”也是必备材料,部分人因两地街道对政策理解不一,在开具证明时遇到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申请期间原单位解散,只要材料已通过审核并进入公示阶段,一般不会影响最终落户。这说明,审核重点在于申请人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政策,而非单位后续存续状态。
从首批获批案例看,多数人是通过激励条件实现落户的,比如取得高级职称、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或连续3年社保基数达社平2倍。这也反映出,在满足基本年限的前提下,提升个人专业资质或在重点产业领域深耕,是提高政策适配性的关键路径。
说到底,居转户不是简单“熬够7年”就行,而是每一步都要合规:居住证不能断、社保不能停、基数要达标、职称要聘任、材料要真实。很多人卡在细节上,比如断缴一两个月社保、单位未及时聘任职称,或证明材料准备不全,导致申请被退回甚至年限重算。
凡图咨询多年专注上海居转户政策细节,熟悉社保连续性判定、基数累计规则、职称有效性及单位资质预审等关键环节。如果你正在梳理自己的居住证起始时间、历年社保记录或职称状态,不妨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了解当前政策下你可能适用的申请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