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xin 2025-11-03 14:50:14 0
社保和个税一直是上海居转户审核中的关键环节。随着2026年单位年度工资申报工作的推进,不少正在积累落户年限的朋友开始关注:自己缴纳的社保是否能被计入有效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理清几个常见误区。
先说一个重点:按最低基数缴纳的社保,不计入居转户的有效年限。这意味着,即使你连续缴纳了7年社保,但如果大部分时间都是按最低标准缴纳,这些时间很可能无法用于申请落户。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社保缴费基数必须与上一年度申报的个税工资相匹配。举个例子,2026年7月起执行的社保缴费基数,应基于你2025年实际申报并纳税的月平均工资。如果单位在申报时未如实反映你的收入,或者今年直接按当前工资调整社保基数,就会导致社保与个税数据不一致——这种情况下的缴纳记录,同样不被认可为有效落户时间。
此外,社保补缴的月份也不计入累计年限。哪怕只断缴一个月,后续补上,这段补缴时间也无法用于计算7年居住证或36个月1.3倍基数的要求。因此,保持社保连续、真实、合规缴纳,比“熬时间”更重要。
现实中,有些单位存在两种典型操作,容易让申请人“白忙一场”:
一是无论员工实际收入多少,一律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
二是将当年涨薪后的工资直接作为当年社保基数,忽略了基数应依据上一年度报税收入确定的原则。
这两种做法都会导致社保与个税脱节,进而影响落户资格。
如果你正在准备居转户,建议及时核对历年社保缴费记录与个税申报数据是否一致,尤其是2025年度的工资申报是否准确。这不仅关系到2026年的缴费基数,更直接影响你未来申请时的有效年限认定。
说实话,很多人以为只要住满7年、有居住证就能申请落户,但真正走到材料提交这一步才发现,社保基数不达标、个税未匹配、中间有断缴等问题,才是被退回的主要原因。居转户不是简单的时间累积,而是对社保连续性、基数稳定性、材料真实性的综合检验。
凡图咨询多年专注上海居转户政策细节,熟悉社保与个税审核逻辑,能帮你梳理历年缴纳记录,识别基数是否满足“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达到1.3倍”的要求,判断职称是否有效聘任,评估单位资质是否符合重点机构认定标准。我们提供免费初步评估,一对一分析你的居住证起始时间、社保连续性、基数达标情况及材料合规风险,让你清楚自己当前的适配可能。
不确定你的社保和个税是否匹配当前居转户要求?欢迎联系凡图咨询专业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