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xin 2025-10-31 10:30:09 0
留学生落户上海,路径选择是关键的第一步。目前政策下,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主要可通过四种方式申请:直接落户;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要求);缴纳6个月社保且基数达到1倍(约11396元/月);或缴纳12个月社保且基数达到1.5倍(约17094元/月)。选错类型,可能导致材料被退回,甚至错过申请窗口。
材料准备环节同样不容疏忽。劳动合同需与上海单位签订2年及以上,且在有效期内提交申请;户口本上申办人及随迁人员的登记日期,需在申请日前5年内;身份证件剩余有效期须超过6个月。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是审核中的硬性门槛。
对于疫情期间通过网课完成学业的同学,材料要求更为具体:出入境记录必须完整、更新至最新月份;需保留学校官方发布的网课通知、邮件或短信;成绩单尽量提供纸质版,若无,则需说明查询路径及登录方式;毕业证书也应为纸质原件——若因疫情延迟寄达,切勿提前在上海缴纳社保,否则可能影响“回国2年内来沪工作”的时间认定。
关于转学分的情况,政策有明确区分。例如,国内统招大专转至国外读本科,或非统招学历(如预科、HND)转至国外本科,通常不符合落户条件;但若从国内统招大专或本科转至国外攻读硕士,或国外院校间互转学分,则一般可申请。关键在于最终学历是否为境外全日制学习获得,且符合“高水平大学”等基本要求。

如果你曾在国外就读语言班或预科,建议一并准备好相关结业证明、成绩单等材料。虽然不一定是必交项,但在审核存疑时,这些补充材料可能成为佐证学习经历完整性的重要依据。
出入境记录是另一高频出错点。记录文件需确保签名有效,避免因重命名或下载错误导致失效;随迁配偶或子女如有出入境经历,也需同步提供记录;若因疫情全程网课、无出入境记录,可使用移民局App或小程序的查询截图,在窗口由工作人员现场核验。
社保与个税的匹配也至关重要。无论选择哪种落户路径,社保和个税必须由同一家上海单位连续缴纳、基数一致;如有外地社保或个税,请立即停缴;实习或兼职所得应按“劳务报酬”申报,避免与工资薪金混淆,影响主体工作关系的认定。
最后,档案问题常被忽视。若你高中或初中毕业后直接出国,且回国后未在外省市工作,学籍档案可能仍在原学校。此时需请学校通过EMS将档案寄出,封面加盖公章并注明“留学回国人员”;若不确定档案去向,可联系最高学历院校或户籍地人才服务机构查询;如有留学前工作经历,务必保留离职证明,并在申请材料中如实填写全部工作与待业时段。
话说回来,留学生落户上海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细节对不对”的问题。学校是否在认可范围?回国时间怎么算?单位资质是否达标?社保个税是否匹配?任何一个环节偏差,都可能让申请卡在半路。凡图人才咨询多年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服务,熟悉各类背景下的适配路径,能帮你把个人情况与最新政策精准“对上号”。如果你对自身条件是否符合存在疑问,不妨先做一次免费初步评估,理清方向,避免因材料疏漏或路径误选而反复折腾。
不确定你的毕业背景、回国时间或单位情况是否符合当前政策要求?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