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xin 2025-11-08 11:30:23 0
留学生回国发展,上海往往是首选城市——国际化平台、优质资源、完善保障,加上符合条件的留学生还能申请落户,解决长期发展的后顾之忧。但面对政策细节多、条件交叉、流程复杂的情况,很多人会问:我到底符不符合条件?材料该怎么准备?流程会不会很麻烦?别着急,我们把当前适用的留学生落户上海核心要点梳理清楚,帮你理清思路。
一、申请落户的基本前提

1、你需持有国(境)外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已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即“留服认证”)。
2、必须在毕业回国后2年内到上海工作并开始缴纳社保。这里的“回国时间”按以下方式认定:
①若先拿到境外学位证书再回国,以证书签发日之后的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②若回国后才拿到学位证书,以证书签发日之前的末次入境时间为准;
③若毕业后在境外工作,以结束境外工作后的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3、留学期间未在国内缴纳社保。
4、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
5、无刑事犯罪记录,未涉及毒品、政治类违法,也未因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经济案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6、境外实际学习时间需满足要求:
①博士:境外学习满360天,联合培养满180天;
②硕士:境外停留满180天;
③本科:境外停留满720天;
④进修或访问学者:境外停留满360天。
二、不同学历背景对应的落户路径
根据你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排名及前置学历情况,适用的落户方式有所不同:
1、博士学历
①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0高校,可直接申请落户;
②排名500以外,需在上海缴纳6个月1倍社保基数。
2、硕士学历
若前置学历为国外本科或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
①世界排名前50高校毕业,可直接落户;
②排名51–100,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要求;
③排名100以外,缴纳6个月1倍社保基数。
若前置学历为国内非“双一流”全日制本科:
①世界排名前50,可直接落户;
②排名51–100,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要求;
③排名101–500,缴纳6个月1倍社保;
④排名500以外,需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基数。
若前置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
①世界排名前50,过试用期即可申请;
②排名51–100,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要求;
③排名101以外,需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基数。
3、本科学历
①世界排名前50,过试用期即可申请;
②排名51–100,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要求;
③排名101–500,缴纳6个月1倍社保;
④排名500以外,需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基数。
三、关键申请流程说明
1、完成学历认证:通过“留学e网通”平台提交申请,按指引填写信息并上传材料。
2、明确适用路径:结合你的学历层次、院校排名和前置背景,判断属于“直接落户”“6个月无基数要求”“6个月1倍基数”还是“12个月1.5倍基数”类型。
3、确认单位资质:接收单位须在上海注册、依法纳税,且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部分单位还需属于上海市重点机构名单。
4、连续缴纳社保:社保必须连续、足额缴纳,补缴无效,且需与个税申报匹配。系统通过大数据自动比对,任何不一致都可能导致审核退回。
5、单位资质备案:用人单位需通过“一网通办”完成落户单位信息登记。若此前已办理过留学生落户,通常无需重复操作。
6、线上提交申请:由公司经办人上传你的个人信息、材料扫描件,并提交申请公函,等待1–2周的线上预审。
7、调档与核档:将个人档案调至上海人才服务中心,由其核实教育及工作经历。档案信息不全或存疑的,需补充材料。
8、线下递交纸质材料:单位经办人携带身份证及全套纸质材料至人才中心窗口提交,现场核验原件、收取复印件。
9、审核环节:经历初审、复审、复核三个阶段,全部通过后发放落户批复;若材料不全,需补正后重新提交。
10、办理户口迁移:本人持批复到拟落户地派出所申领《准予迁入证》,再回原户籍地办理《户口迁移证》(长三角地区可免此步),最后回沪完成落户登记并申领新身份证。
说实话,很多同学以为只要学历达标就能顺利落户,结果卡在回国时间计算错误、社保断缴、单位资质不符这些细节上。政策看似条目清晰,但实际操作中,院校认定边界、社保与个税匹配、档案完整性等问题,都可能成为“隐形门槛”。就像搬家,光有钥匙不够,水电煤户名、物业登记、门禁权限,一样都不能少。
凡图人才咨询多年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服务,熟悉各类学历背景与单位类型的适配逻辑,能帮你把个人情况和2026年现行政策精准“对上号”。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毕业院校是否在认可范围内,或担心回国时间已超窗口期,欢迎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了解当前政策下可能的适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