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xin 2025-10-26 11:00:42 0
在上海打拼多年,想把户口落下来?目前主流的落户路径主要有五类:居转户、人才引进、留学生落户、应届生落户和投靠落户。每条路径都有明确的适用对象和条件,选对方向比盲目等待更重要。
先说说居转户,这是很多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普通人群的主要选择。核心要求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并连续缴纳社保和个税满7年(即84个月),但具体执行中,根据是否具备中级职称或社保缴纳水平,条件有所不同。
如果你已取得上海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与岗位匹配,需同时满足:
1、居住证、社保、个税累计满84个月;
2、劳动合同、社保、个税缴纳单位名称一致的时间段才计入年限;
3、前3年社保基数不低于1倍,后4年中累计36个月达到1.3倍以上,且整体呈上升趋势;
4、需提供聘任表、聘书及岗位说明书等材料。
若没有中级职称,则对社保基数要求更高:后4年需累计36个月达到2倍以上,其余条件与上述一致,且工资、社保、个税三者需逻辑合理、相互匹配。
还有一种加速通道:连续5年(60个月)缴纳高倍社保。具体为前2年1倍基数起步,后4年累计36个月达到3倍以上,同样要求单位、社保、个税一致,且个税须按实际收入如实申报。这类路径尤其适用于科创企业或技能型人才。
再来看人才引进,优势在于周期短、可随迁配偶子女。主要分三类:
一是高层次人才,如博士或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缴纳6个月2倍社保即可;
二是重点机构紧缺人才,比如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硕士,需1年2倍社保;本科在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则需2年2倍社保;
三是创业创新企业家,近4年个税累计达100万元,且36个月按3倍顶格缴纳社保,并担任企业高管或核心技术岗位。
留学生落户近年来政策持续优化,但关键前提是:须在毕业证书签发之日起2年内来沪工作并开始缴纳社保。超期则无法按留学生通道申请。

境外Top50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Top51–100院校需工作满6个月;
其他情况则根据学历背景(如是否“双一流”本科、国外院校水平、学习时长等)对应半年1倍或1年1.5倍社保要求。
应届生落户仅限毕业当年申请,且2026年起实行一年一次集中受理。符合条件的包括:
上海高校硕士、博士应届生;
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四校本科应届生;
其余11所上海“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需在五大新城或南北转型重点区域就业;
非上海生源中,清北复交同等院校本科、双一流硕士、世界一流学科硕士、所有博士等,也可直接落户或简化流程。
最后是投靠落户,不看学历、社保或积分,但限制较多:
夫妻投靠:一般需结婚满10年、配偶沪籍满10年、申请人年满35岁;少数民族、归侨或残疾人可缩短至7年或5年;
子女投靠:父母沪籍满5年,子女未满16岁或高中在读,且父母为家庭户(非公共户),住房不达困难标准;
父母投靠子女:仅适用于原上海户籍人员因历史原因迁出,现年老回沪投靠,新落户者无法办理此类投靠。
说实话,很多人卡在“以为自己符合,结果材料一交就被退回”——要么回国超2年没注意,要么单位不在重点机构名单,要么社保断缴影响连续性。上海落户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走哪条路最合适”的问题。不同路径像不同赛道,跑错一条就得重来。凡图咨询多年专注上海落户全路径政策服务,熟悉各条线的审核逻辑和常见退回点,能帮你把个人背景和最新政策“对上号”,免费做一次初步适配分析,判断你当前更可能匹配留学生、应届生、居转户还是人才引进路径。
不确定自己适合哪种方式?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